国内要闻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廉政要闻 > 国内要闻

对极少数人的通报,就是对多数人的关爱

时间:2018-04-28 08:59:42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:点击:

  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爱,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当然是,提拔重用无疑更是。但通过通报曝光等形式,大喝一声、猛击一掌,把其中一些人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,使其不至于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,进而提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,同样是组织的关爱。

  “要通过加强纪律建设和纪检工作,管住纪律、看住权力,使干部向高标准努力,不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严重错误,这才是党组织对党员、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。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、用活用好反面教材,是一个好方法。

  日前,中央纪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曝光。选择在五一端午前,对违纪者点名道姓、不留情面地通报曝光,重点聚焦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公款旅游、收送礼品礼金等奢靡享乐问题。这样敲警钟、打预防针,强化了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的坚定态度,释放了严到底、不能让,绝不让“四风”反弹回潮的强烈信号,传递出的何尝不是对多数人的浓浓关爱?

  是严是松,是爱是害,无论涉及个人前途的人生小账,还是事关党的形象的民心大账,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算得清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典型问题的成功经验,被广泛运用到处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、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方面,已经自上而下形成常态。实践证明,通报曝光胜过千言万语,以案明纪释法是最生动的教育。公开曝光给党员干部带来的心理冲击,持续通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的巨大效应,远远超乎想象,不仅令违纪违规违法者受到惩戒、触动灵魂,还能令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、三思而行。

  通报曝光不是非要跟谁过不去,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,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。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,但因破纪破法的党员干部被通报曝光,而从中汲取教训、反躬自省者,应当为数众多。如今,严管就是厚爱的用心,曝光一个、警醒一片的初衷,已经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解,并日益成为共识。从不适应到适应、从不相信到相信、从被动旁观到主动对照,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警示教育的过程中,校准了思想之标,调整了行为之舵,绷紧了纪法之弦。毕竟,没有哪个党员干部乐意因一顿不该吃的饭、一笔不该发的钱、一次为官不为的举动,受到严肃的处理,甚至丢掉职位,更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写进通报,“丢人丢到全党甚至全中国”。更有被通报曝光者不无后怕而又诚恳地表示:“感谢组织及时给我敲响警钟,否则后果肯定更严重。”

  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,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。不难想象,如果从一开始就咬耳朵、扯袖子、防微杜渐,在日常监督方面抓得紧、抓得严,可以让多少人避免从“好干部”变为“阶下囚”?惩治惩治,治是根本,惩是为了治。因此,惩前毖后,既是指惩罚个体所犯的错误使其改正,更是指通过惩罚少数人而教育多数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。治病救人,也不只是给犯错误者治病,同样是在给其他同志祛除尚未付诸行动的“心病”。就拿这次通报来说,对象既有中央单位、中央企业的,也有地方的,还有一名是纪检监察干部,多是“关键少数”,惩处与救人的效果应该都很明显。

  较之于不负责任的听之任之、“宅心仁厚”的“下不为例”,小事上多点“婆婆嘴”,党员干部就会少犯一些错误,动辄则咎、不留面子,就是在守护党员干部一生的幸福“里子”。体现组织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,真正对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负责,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较真、注重日常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决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道路上越滑越远。这才是最大的爱护!(贾亮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
版权所有:中共湘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湘乡市监察委员会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建议分辩率为1024×768